部编版道德与法治3.11我是一张纸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我是一张纸 第一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二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
课题 | 我是一张纸 第一课时 | 单元 | 第三单元 | 学科 | 道德与法治 | 年级 | 二年级 |
学习 目标 |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纸张来之不易,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2、能力目标:知道制作纸张的方法。 3、知识目标:知道生活离不开纸,了解纸张制作的方法,知道纸的原料来源。 |
||||||
重点 | 知道生活离不开纸。 | ||||||
难点 | 知道纸的来源。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
思考。 |
导入新课。 |
讲授新课 |
(2)挂历和我们装东西的箱子都是纸做成的! (3)有些家具也是纸做的! (4)还有我们平常用来擦桌子的纸巾也是纸呢! 2、总结:这些都是纸制品(展示图片)。 二、我从哪里来。 1、过渡语:你知道我国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纸的吗?最开始的纸是什么样的呢?我平常用的纸是从哪里来的? 2、猜一猜:在没有纸之前,人们是怎么书写的呢? 3、寻根问源:纸的发展历程。 4、提问:什么时候纸被发明了出来的呢?又是谁对纸进行了改良呢? 5、讲述纸的发明和改良的故事,并播放视频《古法造纸》,让学生了解纸古代的纸张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6、师:古代造纸术工序十分复杂,因此造出来的纸张产量少,价格高。 7、思考:我们现在用的纸是怎么来的呢? 8、图片展示现在造纸的过程。 9、总结并提示下一课:现在,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造纸早已实现了机械化、工业化,纸张被送进工厂后就进行了机械化的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纸张的价格。但也恰恰是因为这样,人们开始不再珍惜纸张了! 10、布置课后作业:请你调查一下生活当中的纸张浪费情况,把调查到的结果做成一份小报告,下节课进行分享! |
思考并回答问题。 猜一猜。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记录课后作业。 |
我从哪里来的部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讲解:首先,让学生了解在纸产生之前,书写在哪里。然后进一步进行提问,后来是怎么产生了纸的呢?让学生去了解关于纸的历史故事。最后再回到现在,说一说纸张是来自于哪里的。(注意强调原料的来源不易,要懂得珍惜。) |
课堂小结 | 纸张的制作工艺虽然越来越成熟,制作的成本越来越低,但是制作纸张的原材料却来之不易,我们要学会珍惜。 | 总结提升 | |
板书 | 我是一张纸 1、你找到我了吗? 2、我从哪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