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撕纸添画是综合撕纸、联想、粘贴、添画的学习内容。撕纸与添画,既有手工工艺,又包含了绘画技能。本课设置的撕纸是添画的基础,撕纸本身就是一种造型,它为添画提供了一个可让学生的思维自由发散的基本形,使学生在添画练习时大大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又满足了小孩子追求完美的心理。对于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较为巧妙而有效的综合能力的训练。
学情分析:1、授课对象:小学一年级学生。
2、学生特点:好奇心强,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高,想象力极其丰富。但孩子小,动手能力较弱,生活认知有限。
教学目标:1、从简单形状入手,让学生学习关注身边的人和物,用特有的形式进行再现。
2、能关注撕出的纸的形状,大胆联想,有意图地进行添画。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美化生活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关注撕出的纸片的形状,进行联想添画。
教学难点:1、学生能大胆随意撕纸。
2、学生通过观察纸的形状,联系生活认知进行联想添画。
教具准备:1、欣赏作品图片 (课件),教师示范相关用品。
2、白纸、彩色手工纸、胶水,彩色笔。
教学过程:
|
|
意图 |
课前准备 |
1、把教室课桌椅排成6人一组。 2、准备教材、彩色笔、白纸、色纸、胶棒等用具,并按个人为单位和小组为单位分发到位。 |
1、便于更细致地指导,形成互帮互助的班风 2、有利于相互交流,形成一个开放和热烈的课堂。 |
程序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新课导入 |
1、设问引起学生兴趣。 2、出示课题。 |
提问并导入本课主题。 |
回答 |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 |
直观示范 感受尝试 |
教师示范操作:撕出三角形,从不同角度,联系生活认知进行添画。 |
引入学习氛围,演示操作。 |
认真观察 |
用教师示范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对撕纸添画有直观的了解 |
1、师生互动,共同探讨撕纸的方法。 2、教师直接讲授联想添画的具体方法。 |
引导、操作、讲解。 |
参与探讨 尝试添画 |
让学生初步掌握撕纸及联想添画的方法 |
小组合作综合探索 |
1、指名学生大胆撕纸,就撕出的纸形展开联想,教师来添画。 2、学生分成6人一组,每人都撕出一片纸贴在白纸上,共同观察联想,相互交流后,确定可添画的最佳形象。 3、合作添画出小组成员认为最奇妙的形象。 |
引导,随学生思维添画。 巡视指导,参与讨论。 |
思考、联想 合作进行探索活动 添画 |
明确在纸形内外都添画线条,能使造型更完整。 小组合作进一步掌握撕纸添画的方法。 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索能力。 训练美术造型能力。 |
展示评价欣赏拓展 |
1、学生作品放在桌面展示,学生自由赏析。 2、学生推选出心目中的优秀作品到前台展示。 3、课件欣赏构图完整的添画作品。鼓励学生课后进行学习拓展。 |
组织、随机评价 操作课件,鼓励课外拓展 |
欣赏、评价 |
培养审美意识,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领域的延伸,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构图造型能力,有利于学习迁移;充分利用实作材料,倡导环保理念 。 |
课后整理 |
清理绘画制作材料、工具 |
促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