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问题读“厚”了
学校举办了“骨干教师”评选赛,要求是每位老师抽取一篇本年级下学期的课文,给1天的备课时间,第二天进行微课展示。我抽到的是《沙滩上的童话》。
拿到这篇课文之后,我按照之前所学的方法进行备课。
首先看单元目标。《沙滩上的童话》位于本册数第四单元第三篇。本单元是以“童心”为主题,课文内容也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儿童丰满的想象力。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旨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其次,看本篇课文的目标。课文目标氛围两个层次,一个是从单元目标中截取出来的本篇课文在单元目标中的占位。《沙滩上的童话》要求学生展开想象,运用学过的词语根据故事的开头编故事。在该篇课文的分析中进行详细的指导。这篇课文描述了一群孩子在海边沙滩上修筑城堡,编制童话的故事情境。表现了孩子们纯真的童心、快乐的生活。这一课的目标除了有基础的识字教学之外,有“朗读课文,能读好任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和“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两个内容,这两个内容正好对应课文中的最后两道课后题,也正好符合单元目标中提出的要求。
分析到这里,我认为解决课后两道题目成了我组织教学的主要抓手。紧接着,分析学情。
首先,二年级下册属于第一学段的要求。依旧是要把识字教学最为课堂中的重点内容。
其次,我以我们班学生作为假设对象开始进行学情分析。学生基本能够独立完成识字任务,所以课堂中的识字教学要以学生指导为主。学生在课文朗读方面只能说是流畅,但是感情和语音语调的变化尚不够充足,所以在朗读上要多加指导。在写话问题上,学生会独自完成。
完成了这一系列分析,开始围绕目标探究方法。对于朗读的指导,我初步设想是让学生成为在沙滩上玩耍的孩子,让他们读出其中的感情。课后第二题展开想象写话的内容则交给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篇写话如何完成。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产生了一个最错误的想法:这篇课文这么简单,没什么要讲的,突出不来我的微课特色。
我们上课总会呈现出两种错误,一是找不到目标,而是找到目标不知道该如何做。后来,张校长看到我在备课,看了一眼我的课件,跟我说了一句话:你的目标怎么达成呢?我自信满满的说: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如何读?如何写呢?”这一句话像是惊醒了梦中的我。对呀,听了那么多的评课,记了那么多受用的笔记却怎么不用到教学中呢!我之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是之前听教研员评课的一番话我一直记得,大概如下:“这节课,你教与不教,学生都能学会,证明你这个老师没有起到作用。你的一节课,假如学生上课前达到B层次,但是通过你的教,学生的学,班级学生达到了A层次,那证明你这一节课有东西在。”看似简单的问题,如果我再细致的分析一下朗读的目标我要通过何种方式让学生达到那种程度,设想一下如何在课文讲解过程中浸润展开想象的翅膀是如何展开的,那学生的作品是不是也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多增添几笔色彩了呢?
是啊,我把问题读的太薄,只知道问题是那样的,却不想将问题细致化,引导细致化,那孩子们的想象翅膀就真的只能在自己的想象中,而不能借助语文这股风让翅膀展开的更好,想象的内容更丰满。
现在记下这些内容,只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多些细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