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让孩子在自信中成长
自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做事动机、态度和行为。孩子的自信可在约3--4岁时出现,当孩子学会用汤勺将饭放进自己嘴里时,就会出现“我能做到”这种心理。
自信心强的孩子比较乐观,自我感觉较好,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追求新的兴趣,从不轻视自己。遇到难题时不说“我真笨”,而说“我暂时还不理解”。反之,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比较悲观,总是感觉“我不行”或“我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等。往往表现出被动、抑郁和孤独。
为了有效提高幼儿自信心,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和交往理念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教育者,必须能够信任和欣赏幼儿,由于每一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和肯定,而这恰恰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自信心。作为幼儿,心智发育善不成熟,对事物缺乏判断力,应当引导其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
其次,要想变得自信,必须消除幼儿自卑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打消幼儿对事物的探索和发现的积极性,应当同他们一起去探索和发现。在一些小事上,我们应该大胆放手,让他们自己去亲身体验,从而自己掌握一些生存的本领。我们要做的是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幼儿的进步和长处,并且对于他们没一点进步,进行表扬,从而使幼儿对这件事产生好感,并建立起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