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走出大漠的女孩》有感
郑州航空港区领航学校南校区胡晨洁
她出生在内蒙古大漠深处一个闭塞偏远的地方,一贫如洗的家庭,耳聋低智的母亲,粗鲁无知的父亲,年迈体弱的奶奶,这就是她从出生以来所处的环境。二年级前,她就是老师同学以及周围人眼里的智障儿童,不认字,不学习,还举止粗野毫无教养。用干国祥老师的话来说,曼曼就是一个标准的“教育狼孩”——出生后并没有在正常的人类生活中被健康地抚养,母爱缺位,家庭智力氛围恶劣,人际关系冷漠疏远,初始学习失败,由此陷入习得性无助的恶性教育学循环……面对这样一个孩子,陈美丽老师耗上了最大的心力去陪伴和教育,甚至在假期里让曼曼跟着她们一家共同生活!而最艰苦卓越的教育都在平时的一点一滴里——在几乎零基础不会写字不愿画画的曼曼面前,陈老师只要有空就给她读故事、读儿歌,教识字,尽管她一首儿歌学一天也不会,一个“桥”字学了整整一周,但陈老师还是会寻找她的进步放大了表扬……这个叫曼曼的女孩,该是怎样的幸运,在2010年遇见了陈老师,遇见了干老师,于是,她一点点发生改变,一步步创造奇迹,最终改变了她的人生走向。这一群和曼曼一样环境下的孩子,该是怎样的幸运,遇见了那样一群教育的天使,他们放下大城市优裕的生活,奔赴大漠开疆拓土,用五年的时光去唤醒另一群生命。
2015年夏天,曼曼考上了一所中学,和陈老师挥泪告别。
2018年夏天,曼曼考上了当地最好的高中达旗一中。
2020年元宵节,曼曼听陈老师说已经把她的故事写出来准备出版,电话那头沉默一会,说:“陈老师,如果,没有你,也许我现在还是一个无知无觉的人,也许我连初中都未必能上得了。我不知道我最终会走向哪里,但我知道,曾经,您给过我一道光。这道光,在我生命最黑暗的时候,给了我温暖和希望……谢谢……”是的,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正如干老师所说:岁月如此神奇,它能让一粒种子慢慢发芽,长叶,开花,结果;教育就是如此神奇,它能让一个孩子慢慢地成长,成长到让我们惊奇的模样。
自从参加教育工作,有幸成为站在三尺讲台的一名师者,我就暗暗立下决心,要做就做孩子们最喜欢的好老师。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这份职业,不辜负孩子们的那一声老师,你好。从此要当一个好老师老师的梦想。就激励我为之奋斗。
在许多人眼里,老师的工作是平凡的,甚至是枯燥无聊的,特别是小学老师的,每天要面对就是年纪不过六到十一二岁的小孩子,作为老师,教一辈子也不可能做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我认为如果用心做教育,用爱温暖学生,耕耘知识的海洋,撒播爱的阳光,让他们都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中,用点点滴爱浇灌学生的心田。同时也能收获学生们满满的爱。这就是教育的独特魅力所在。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怎样才能让我们充分的去把握生命、珍惜时光,从而实现最纯粹的人生价值与毕生夙愿?我也常常会问自己:为什么坚定不渝的从事教育工作?是什么力量这么深深地吸引着我?多少个深夜,万家灯火早已熄灭,我却仍与灯为伴,笔耕不辍。有时,为了准备一篇材料,查阅资料,反复推敲;有时,为了备好一堂课,精心设计,再三修改;有时,为了组织好一次班会,策划方案,彻夜不眠……在这琐碎的工作中,平凡的事业里日复一日的坚守着。但,每当看到自己的学生成绩进步了,对待生活更加积极乐观了,我都会由衷的替他们高兴,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为他们做的还不够。也许,这就是教育工作的本职,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我们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更是将这样的精神传承。我们怀着一种博大的爱而来到这里,正是这种爱深深吸引着我,使我义无返顾的踏上了教育之路。
爱就表现在为他人设想,善待他人,与他人分享喜悦。爱其实就是通过日常细微的事表
现出来。也许只是嫣然一笑,也许只是为对方提一桶水。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爱是我们永恒的话题。用心做教育,用爱温暖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责任。生命,就是应该这样用来创造美好的,人生短暂终其一生,我该做的或者说我能做的,必定是非常有限的。而学校教育、教师职业的魅力,或许就是拯救一个看似无望的孩子走出困境,这在某种意义上远胜于帮助一个背后已经有优秀家庭支持的孩子,所以为了生命的教育事业努力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