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心得体会
本学期,学校提出教研课进行改革--同课异构。此项教研活动是真实地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教师研究活动,针对需要研究的教学内容,由同级同科两名教师来共同开展制订计划、实施教学、检验效果和改进提高的工作。这是一种横向的同事之间的互助指导式的听课,可以通过听课和听课后的教师在此次的课题方面提出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分析和研讨,来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我作为听课者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这种活动不仅将听课具体化,还为今后的研究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也给教师自己及同伴提供了自我提高自我反思的材料。
对待此次活动,我秉承认真学习的态度,把自己在低年级学段教学中的盲区和疑惑作为参加此项活动的任务,我扮演的角色除了听课者,也是授课人。经过一轮“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认为建立在备课基础上的“同课异构”则是在集中大家智慧的基础上,形成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已经是集体智慧作为铺垫,这种“异构”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风格、个人高超教学技能、个人的教学风采。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教学过程,这种“异构”必然会张扬教师的个性特长,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师在“异构”中感悟自我,让教师在“异构”中学习他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差距。在听课期间,我不仅能认真去听、去想、去感悟,还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置身于课堂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学习她们调动低年级学生兴趣和课堂管理的方法。很多及精湛的教学艺术,虽然每两课的教学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东西。课堂上老师们都能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合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交流培养学的能力!真正领悟智慧共生,成果共享的理念。
通过次此“同课异构”的参与学习讨论,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感受和好处。多学习、多总结、多交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进一步显现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