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从《可能性》谈课堂活动的实施
今天要进行可能性中的不确定性一课,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此类内容。所以,我想让学生充分通过活动,体验感知,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这个现象的理解和用语言表达都是一个难度,学生对此经验不足,需要和随机现象联系起来。
课上,为了让学生参与体会,我让同桌都参与活动,但场地有限,尽量又不掉地上,又怕影响随机性。同时给学生明确规则,每次抛掷前都猜一猜哪个面朝上,做好记录。活动规则尽管老师一再明确,师范,但个别还是出现拨动转的,直接盖下的,翻转的,五花八门,不得不再明确规则,体现随机性。虽然活动中,秩序有些不稳,但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先猜再做,很好的体验了活动结果的不确定性。对于任意掷一枚硬币,落地后会出现哪一种结果是随机的,不确定的。从而顺利过度到随机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身边。举例再感受随机现象,事情发生之前,无法预料,哪个情况会发生,结果都是随机的。
对于接下来的摸球游戏,事先准备好盒子和球,尽管学生能猜想结果,但我想通过实验活动直观体验,进行摸球游戏,让学生感受必然现象和随机现象的区别。
总之,收到了较好的活动课的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