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敕勒歌》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而且通过《经典诵读》的背诵对《敕勒歌》已十分熟悉,因此本节课我将重点放在了解诗歌内容和丰富想象画面上。
在了解诗歌内容时,采用借助工具书、联系诗句、借助多媒体手段的方法,引导学生大致读懂诗歌意思。比如“天苍苍”,我让孩子们借助字典,查找到“苍”,知道这个字又四种解释,联系诗句,孩子们就明白了“苍”在诗中指的是天空的深蓝色。随后,又出示了经过拼接剪裁的课本插图,配上悠长浑厚的马头琴声,草原那种苍苍茫茫的感觉便有了。
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孩子们反复诵读,从“抬头看”“低头看”“低头细看”的过程,一步步引领学生发掘草原景物之美。通过扮演“牛羊”,亲身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见”,把草原写活了。从起初准确、有节奏地朗读诗文,到伴随着音乐朗诵诗文,最后伴随音乐脱离书本熟读成诵。层层深入,更好体会草原风光。
课堂结尾,我让孩子们用诗句填空,试着将诗句引入生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还欣赏了歌曲《敕勒歌》。孩子们闭上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将诗句转化为脑海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耳中一段动听的旋律,也契合了诗歌民歌的特点。